近日,广东省林业科学磋商院肃穆阐发,在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园发现国度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花榈木(Ormosia henryi)野生种群。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深圳植物各样性记录空缺,更为滨海生态系统磋商提供了退换样本。
得手采集到锻真金不怕火荚果及种子标本
这一发现始于2022年1月,广东省林业科学磋商院科研团队初度在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园发现疑似花榈木的植物种群。
“其时咱们在坝光银叶树湿地园开展植物质源普查,发现了10株疑似花榈木的豆科红豆属植物。”据广东省林业科学磋商院高档工程师何春梅回忆,由于其时这些植株处于养分助永远,缺少花、果等重要花样特征,科研东谈主员无法准确轻薄其种类。
花榈木幼苗
红豆属植物存在几年结一次果实的情况,为了进一步细则该植物种类及助长动态,科研团队进行了协调3年的监测,终于在2025年3月监测时得手采集到该训导物锻真金不怕火荚果及种子标本。通过花样学比对,细则其为国度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花榈木。这亦然深圳初度细则有国度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花榈木辞别。
花榈木的荚果和种子
据先容,在深圳坝光湿地园发现的花榈木野生种群一共有10株,其中胸径跳跃10厘米的成年植株有3株,最大一株胸径达16.2厘米,高约6米。其余7株为年少植株,胸径在0.4-8.2厘米不等。“相较于内陆种群,该种群呈现显贵滨海稳妥特征,如植株叶片更为短狭,叶背绒毛密度更零散。咱们在现场同期发现了当然萌生的少许幼苗,证实该物种在深圳具备完满活命史。”何春梅说。
科研东谈主员在测量花榈木的胸径
广东锻真金不怕火个体数小于250株
花榈木笔名花梨木、红豆树等,为豆科红豆属常绿乔木,主要辞别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越南、泰国也有辞别。其辞别区域较窄,呈点状荒芜辞别,种子当然萌生率低,东谈主为龙套严重,野生种群资源较少,为国度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是我国有数濒危树种,亦然国度重心储备林资源树种。
花榈木种群辞别地汇集到的种子
凭据《广东植物志》记录,花榈木在广东仅辞别于乐昌、南雄、始兴、英德、五华、广州等地。省林科院磋商东谈主员前期的探望发现,花榈木在广东省内呈点状荒芜辞别,种群严重片断化,数目绝顶异常,锻真金不怕火个体数小于250株,一个居群经常不及10株,且多量居群未发现结子植株,仅在梅州五华、乐昌、博罗、从化等地发现花榈木保护较好的成年结子植株(每个点1-3株),但结子率低,且种子质地不高。
花榈木成年植株
据广东省林业局联系负责同道先容,下一步,广东将捏续鼓励有数濒危物种挽救以及遗传资源汇集、保存、繁育和应用等责任。磋商东谈主员拟在深圳花榈木野生种群辞别地配置永远监测样地,系统开展微生境因子动态监测、传粉机制融会及遗传各样性评估等基础磋商,同期制定涵盖生境开采、种群扩繁和生态廊谈建设的立体保护决策,以科学复古这一物种在滨海生态系统中的灵验保护及可捏续应用。
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园内花榈木生境
作家:吴晓翠
通信员:林荫
起首:南边农村报